晋能控股煤业集团:追“青”逐“绿” 生态画卷入目来

   2023-06-30 16380
核心提示:盛夏时节,万物丰茂。煤业集团各单位园区内,目之所及,满眼青绿。炽热阳光下,清风拂过,以蓝天为卷,青山为笔,共同勾绘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

    盛夏时节,万物丰茂。煤业集团各单位园区内,目之所及,满眼青绿。炽热阳光下,清风拂过,以蓝天为卷,青山为笔,共同勾绘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攥紧治理之拳,补齐生态短板,瞄准“双碳”目标综合施策、靶向发力,全力以赴跑出绿色转型发展“加速度”。

 

 

01  绿色制度“向下扎根” 筑牢生态屏障

  作为集团公司下属最大的二级单位,煤业集团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为企业绿色发展按下“快进键”?

  建章立制,有章可循。煤业集团环保部和环境督查大队结合各产业实际,制定下发《环境保护督查考核细则》《环保资金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矿井水处理厂运营管理办法》等制度,明确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为开展环保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摸清底数,精准施策。为实现“精准治污、科学治污”,组织开展环保现状全覆盖统计工作,整理汇总《一矿一册污染源调查表》,进一步摸清各产排污单位环保基础情况,因地制宜推进环保工作有序开展。

  列出清单,限期整改。通过下发《环保隐患整改责任清单》《中央环保督察及举一反三问题整改责任清单》等一系列任务清单,对单位环保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压实主体责任,规定完成时限,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整改到位。

  为实现环保问题有序清零,煤业集团坚持问题导向,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努力打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场硬仗。

  环境督查大队通过不断加强日常环保督查考核力度,全面清查各类环保问题风险,督促各基层单位着力构建防范环保风险的长效机制,加快推进本质环保型企业建设。

  同时,环境安全专业委员会持续跟进山西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反馈情况,与大同、朔州、忻州等地市环保部门深入对接,及时掌握问题反馈信息,严格按照整改要求进行跟踪督办。

  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基层单位环保现状数据统计、环境应急预案管理和环保问责追责机制,以“铁腕治污”的决心,持续在企业内部保持环保高压态势,推动全员环保理念由“要我环保”向“我要环保”转变。

  各单位、各部门凝心聚力、积极行动,优化完善措施,加强政策保障,为企业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02  绿色开采以“智”赋能 助力产业升级

  一边从屏幕上查看井下作业现场的实时画面,一边在集中控制台上调整自动放煤程序的各项参数……在同忻矿地面“5G+自动化放煤”控制室,工作人员正用鼠标进行放顶煤作业,与此同时,地下800米深处的作业现场,采煤机正精准有力地向前推进。

  科技赋能下,让过去繁重的井下作业摇身一变,在地面上经过远程操控就能轻松完成。得益于智能化矿山建设步伐不断推进,该矿通过升级智慧化管理平台,建立高精度透明工作面三维地质模型,与透明地质大数据平台联动,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减少巷道进尺,提升万吨巷道掘进率,实现低碳开采。

  《关于促进全省煤炭绿色开采的意见》中提出,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持续探索煤炭绿色开采技术路线,积极应用成熟技术,高标准建设不同类型的示范煤矿。针对大同矿区特厚煤层放顶煤开采形成的巨大容量采空区(离层区),采用综放工作面地面钻孔高位矸石充填开采工艺,将矿井不可利用的矸石固废通过地面钻孔通道回填至采空区(离层区),这是煤业集团研究的新方向——井下充填开采。

  井下充填开采不仅能够从源头降低煤矸石的产生量,减轻煤矸石处置压力,还可以进一步释放压覆优质资源,有效缓和矿压显现,减少由采煤活动造成的地表沉陷、地下水位下沉等现象,让煤矸石、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实现资源化利用,做到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统筹兼顾。目前,这项技术已在同忻矿、马道头煤业公司、北辛窑煤业公司、同发东周窑煤业公司等单位进行工业性实验。

  黑色煤炭,绿色开采。煤业集团持续加大科技支撑力度,积极探索煤炭绿色开采的新思路、新途径,推动企业绿色发展实现新进步、再跨越。

03  绿色战略竞相迸发 重塑生态版图

  清晨的阳光照射在晨露上,空气中弥漫着草木清香,马道头煤业公司矿山公园里满目苍翠、花团锦簇,不时从远处传来声声鸟鸣。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黄沙遍地、尘土飞扬的矸石山。

  何以旧貌换新颜?马道头煤业公司一改传统排矸和堆矸方式,采用“从外向内、从下向上、缩小凌空、分层压实”的排矸工艺,一层矸石堆积完成后,再进行下一层排矸,从而隔绝空气、减少矸石内部热量,杜绝自燃现象;同时,坡面每上升6米建造一个马道,内侧修建排水沟,防止汇水冲刷;在此基础上,对排矸场坡面和顶部进行覆土,更加利于树木和植被生长。

  “整个园区内,我们种植了新疆杨、国槐等乔木类植物3600余株;云杉、樟子松等常青类植物10000余株;北美海棠、金叶卫矛球等观赏类植物9000余株,地表覆盖绿植面积达到4.9万平方米。”矿山公园负责人介绍道。

  放眼望去,青绿、金黄、褐红……斑斓的色彩在群山上铺陈开来,美不胜收。昔日的矸石场地完成了“由黑变黄、由黄变绿、由绿变美”的蜕变。该公司还依托现有条件,修建了音乐喷泉、八角凉亭等景观设施,将矸石山打造成集环保、休闲为一体的矿山公园。

  昔日石山变为今朝绿海。近年来,煤业集团各单位咬定绿色发展不放松,因地制宜开展生态修复项目,以生态“含绿量”谋发展“含金量”。

  塔山矿改变传统供热方式,利用换热装置将煤矿回风高效处理并加以利用,为煤矿提供热量,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13000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超过42吨,获取节能和减排双向收益。

  四老沟矿持续加大矿井水的回收复用力度和深度处理规模,实现废水循环利用,每年可节约用水量约73万立方米,着力打造节水型煤炭企业。

  同发东周窑煤业公司持续做好煤矸石等固体废弃物堆场的生态修复工作,种植适应性强、抗性好、更容易存活的本土植物,增加绿化面积达到11万平方米,矿区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提升……

  做美山水,做优环境,绿起来的不仅是矿山,更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强化自然生态保护修复、扎实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煤业集团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着力提升绿水青山的颜值,彰显金山银山的价值。

  生机勃勃的盛夏,正孕育着丰收。在绿色转型发展的新赛道上,煤业集团将躬身力行、挺膺奋进,用生态优势点燃绿色发展引擎,为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综合能源企业集团注入强劲动能。

来源:晋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为了传递信息,我们转载部分内容,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技术
  • suya
    加关注4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2021025988号-2